成为全球独特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

体重大会得肥胖症吗?

 

 

PART.1

 

研究背景

 

 

什么是肥胖症?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(或)分布异常、体重增加,是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,可由遗传因素、神经精神因素、高胰岛素血症,垂体功能、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。

 

肥胖会引起循环、消化、内分泌等一系列系统的疾病,对当前社会的困扰已经不仅仅是“形象与外观”的事情了。2020年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 显示: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及肥胖率持续上升,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超过总人口50%。2016年《柳叶刀》发表的全球成人体质量调查报告显示:早在2014年,我国的肥胖人口数量(8960万)已超过美国(8780万),跃居全球第一名。

肥胖和肥胖症密切相关,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区别。首先肥胖并不等于肥胖症。要拿到疾病的诊断叫肥胖症,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的疾病,肥胖症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所导致的。因为肥胖症导致的血压的增高、血脂的增高、血糖的增高、尿酸的增高等等这些问题,就凸显出来了,所以肥胖症是一个疾病的名字,并且肥胖症还有一定几率会遗传给后代。肥胖主要是因为我们体内的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,或者是体积的增加导致体脂占的份额高,超过了我们标准的需求,比如饮食过量,营养过剩,经常吃一些油腻的食物,这个时候会导致肥胖。其次,胖子不一定会出现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%以上的情况,可能是10%、15%的情况,所以胖子不一定都是肥胖症。

 

PART.2

 

肥胖症的常见误区

1、肥胖减肥的运动方式: 

有些肥胖症患者为了减肥往往会急于求成,选择那种严重的超过身体能负荷的方式来进行运动,比如说健身,跑马拉松,游泳等等,因为这些运动不是适合所有的肥胖患者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,力所能及的选择相应合适的运动方法,这样的话才是一个科学的减肥方法。

2、体重正常就不胖?

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胖不胖,去称一下体重就好,或者简单地算一下体重指数(BMI)就行。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就联合发布过一条声明:体重正常、体重指数正常的人,也可能是肥胖比如有些人体重正常,但仍可能存在肌肉质量减少、脂肪占比增加的肌少症,但仍可能被认为是体重指数正常。

3、肥胖是吃得多动得少?

很多人肥胖,仅仅是认为自己是因为“吃得多,动得少”,于是节食、运动,但往往没有什么效果。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指出,很多肥胖还和激素分泌异常性或其他疾病有关声明指出,激素分泌异常性疾病经常与肥胖同时存在,并与心血管风险相关。50%~80%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有肥胖症,其中30%~35%患有糖耐量受损,高达95%的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,这无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
如何才算是肥胖?

 

对于临床上的肥胖症患者,如何判断其肥胖程度,需要测量计算其相关度量指标。

其中体重指数(BMI)腰围较为重要,用来测量身体的肥胖程度。

BMI(kg/㎡)=体重(kg)/[身长(m)]²

腰围的测量方法:取直立体位,腰围在腰部胁下缘与髂骨上缘间中点水平测量。

但是BMI有一定的局限性,它没有把脂肪和瘦体组织区分开来。所以衡量肥胖的时候应当结合腰围,以及体型(体脂率)进行判断。

根据膳食指南(2016),男性的必须体脂是:3%~8% ,健康体脂是15%~20%;女性的必须体脂是:12%~14%,健康体脂是25%~30%。所以男性体脂超过20%,女性超过30%就可以判断为超重或者肥胖。

总结

 

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,就是长期的,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,比如饮食不均衡、生活作息不规律、没有运动、心理状态不好、情绪不好等等。没有人是一天之内就胖起来,都是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一天一天胖起来的。

胖虽然不一定毁所有,但是正确的减肥一定是「恢复」所有的最佳方法。

首页    全部文章    科普园地    体重大会得肥胖症吗?